在我作为陶瓷艺术家的创作生涯里,泥土是我最亲密的伙伴,每一次与它的对话,都像是在解读一部古老而深邃的农事典籍,而农产品加工与贮藏,这一串联起田间地头与烟火人间的环节,也以独特的方式融入了我的创作世界,成为我记录生活的别样视角。
当秋收的季节来临,大地像是被打翻的金色颜料盒,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,那些饱满的谷物、圆润的果实,带着泥土的芬芳和阳光的温度,被人们从田间运回,农产品加工的序曲悄然奏响。
农妇们熟练地将谷物脱粒,扬起的谷壳在风中打着旋儿,如同翩翩起舞的精灵,那“簌簌”的脱粒声,是劳作的节奏,也是生活的乐章,在我的想象中,这一场景若是被定格在陶瓷作品里,定是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:粗糙的木凳上,谷物翻滚,农妇们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,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们身上,勾勒出温暖的轮廓。
经过脱粒,谷物还要经过晾晒等工序,才能更好地贮藏,在宽敞的晒场上,谷物被均匀地摊开,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绒毯,微风拂过,谷物们轻轻摇曳,发出沙沙的声响,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它们的故事,我试图用陶瓷细腻的质地去还原这一幕,让观者透过那光洁的表面,感受到阳光的炽热、微风的轻柔,以及谷物们即将被妥善贮藏的安心。
贮藏,是为了让农产品在漫长的时光里保持原有的风味和品质,人们用各种方式将它们妥善保存,谷仓、地窖、陶罐……每一种贮藏方式都承载着岁月的智慧,那些被精心挑选的陶罐,在我的工作室里有着别样的意义,它们像是沉默的守护者,等待着我赋予它们新的生命。
我在创作时,会将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的元素巧妙地融入陶瓷的造型和装饰中,我曾制作过一系列以谷仓为灵感的花瓶,瓶身模仿谷仓的形状,有着厚实的质感和质朴的色泽,瓶口处,我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谷物晾晒的场景,仿佛能看到那饱满的谷粒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,还有那些装饰着果实图案的瓷盘,每一颗果实都栩栩如生,仿佛刚从枝头摘下,带着大自然的清新与甘甜。
农产品加工与贮藏,不仅仅是农事活动的重要环节,更是乡村生活的生动写照,它们蕴含着人们对土地的敬畏、对丰收的期盼,以及对生活的热爱,我愿用手中的陶瓷,将这份农事之美永久留存,让更多的人在欣赏作品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泥土里传来的那一曲农事交响。
发表评论
添加新评论